公司新闻

News

新闻中心

石家庄市消防救援支队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日期:2024-05-10 04:16

  为进一步优化消防领域营商环境,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消防力量,石家庄市消防救援支队制定了《石家庄市消防救援支队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现依法向社会公开。

  一、优化行政许可服务,提高审批效率。选择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在受理窗口提出申请的,当场作出决定;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在线申请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个工作日内办结。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方式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办理时限由法定的13个工作日缩减为10个工作日。规范消防服务窗口,公示审批依据、受理范围、申请流程、办理时限、审批结果、监督方式等内容,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好差评”制度。

  二、实行便捷送达,让群众尽可能“少跑路”。推行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电子送达,同时根据当事人需要,提供行政处罚决定书、火灾事故认定书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等纸质文书上门送达。相关经费由各级消防救援机构业务经费支出。

  三、提升和优化消防监管效能,方便企业群众生活。继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对风险较低的行业领域、守法守信的单位,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发生火灾事故或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严重消防违法行为拒不整改等违法失信行为的单位,增加抽查比例和频次。对因单位或群众生产生活原因,需要在夜间等非工作时间开展监督检查或核查的,经申请人向消防救援机构申请,消防救援机构根据被检查单位的申请,可以开展错时检查。探索试行单位自主申请检查模式,提前向计划监督检查对象派发检查重点事项清单,为单位预留一定时间开展自查;对单位自查发现的突出风险、疑难问题,实施预约上门指导帮扶检查,针对性开展指导帮扶。

  四、实行“说理式执法”和轻微免罚,采用教育告诫方式监管。修订《消防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规定》。对有轻微消防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以批评教育、督促指导为主,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当事人的主观过错等因素决定是否依法不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后果的,原则上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被处罚单位确有经济困难的,可以依法申请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

  五、树立“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理念,进一步优化消防服务。针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及省市重点项目,全市各级消防救援机构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全程跟进提供消防技术咨询、培训和管理指导,切实让重点项目少走弯路。出台《消防救援机构文明执法行为用语》,在消防监督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过程中,做到用语文明规范、表述准确、态度和蔼、礼貌待人。

  六、提升火灾事故调查效率,减少对企业群众影响。优化火灾事故区域协作和技术服务联动机制,在严格执行火灾事故调查程序的前提下,合理缩小火灾现场封闭范围,压缩火灾现场封闭时间,并随事故调查进度逐步、动态解封火灾现场。属于轻微火灾的,登记后即可清理现场;属于一般火灾的,当事人对火灾事故原因认定无异议可提前解除现场保护,最大限度减小火灾事故调查对企业正常运营产生的影响。

  七、实行消防技术服务信息公示,便利企业群众有效开展消防设施维保。依托“信用石家庄”网站,定期公开公示符合从业条件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信息及查询渠道,方便企业群众聘请符合从业条件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评估、消防设施检测等事项,为企业群众营造规范的消防技术服务市场环境。

  八、实行夜间警情“不扰民”,减少对市民生活影响。晚10时至次日早8时及高考、重大节日等特殊时间段,消防车辆出警和执勤任务过程中如道路通畅不使用警报仅开警灯,如遇特殊情况仅车辆编队首车使用警报,完成任务归队途中一律不使用警灯和警报;住宅区夜间处置警情中,在满足灭火和应急救援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使用强光和大型机械设备,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九、深化防消联勤,推行“多事同办”。提升防消联勤质效,减少深入社会单位频次,同步开展消防救援站“六熟悉” 、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指导、消防员防火工作、消防宣传和“双随机”监督抽查。各级消防救援机构定期与卫健、公安等社会联动部门协同开展疏散逃生演练,指导微型消防站开展实战能力培训,提升初期火灾处置能力。

  十、精准实施消防宣传教育,提升宣传服务质效。拓展“石家庄消防”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开通消防领域法律法规查询服务,定期推送消防安全提示警示信息。深入开展消防宣传进企业活动,定期到企业开展“面对面微宣讲”。分类制作企业消防网课,免费开展线上培训。依托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进一步健全场馆常态化预约、开放机制。

  十一、推动产业园区消防服务提升,加强入驻单位合规引导。在全市“化工园区”“汽车园国际生物医药园”“物流枢纽基地”等产业园区定期开展消防技术服务,强化消防领域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相关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加强园区入驻单位合规引导,探索推广常态化“合规体检”,引导单位完善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强自我监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2002-2024 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冀ICP备13003998号-1